简介:
这样他是接受不了馬政驛路都逐漸縮減凋敝不復春秋戰火硝煙時盛況不過位於蜀涼之間的米倉嶺道哪怕山路崎嶇驛道仍是每年耗費重金修繕得極為完善比之春秋期間猶有過之這對兩地商販而言不過是一樁無需深思的天大幸事可在有心人看來是北涼鐵騎長驅南下還是蜀地精兵長驅北上無非是一線之隔騎隊在一座視野開闊的山頭駐足南望為首老人握著馬鞭往劍閣那邊指了指笑道「原本按照義山的謀划夔門雄關有數千輕騎為汪家父子把持加上青城山所藏六千精銳甲士裡應外合咱們北涼假如真有吞併中原的野心或者說朝廷那邊逼得太狠了別的不說西蜀南詔這一條西線三月之內可盡在我手這次回北涼等我先去西邊荒漠籠絡那十數萬上馬可戰的罪民然後我就要走遍北涼轄境我就不信離陽江湖走過北莽也走過還走不下來一個自家的北涼反倒是初遇噩耗的陸丞燕先隱去哭腔柔聲勸慰道「爹老祖宗也算壽終正寢前幾天還與燕兒說自知時日不多老祖宗在天之靈如果看到咱們一蹶不振走得也不安心」宋恪禮柔聲笑道「規矩二字最重你若是事事不講規矩想著走捷徑總會因此惹上比你更不講規矩的對手古話說常在河邊走難能不濕鞋就是這個道理以江湖風格行事遲早都要沾濕鞋子我與尉遲姐姐喝酒了約莫有一個時辰左公子光顧著都給咱們當門神了還是尉遲姐姐的面子大」尉遲良輔眼神冰雪消融頓時溫熱幾分委實是納蘭先生這四個字對離陽朝野來說都太過高不可攀南唐道名副其實第一人說是納蘭右慈而非燕敕王趙炳都不為過即便在南疆那邊的趙炳眼皮子底下納蘭先生堂而皇之的僭越之事何曾少了否則藩王入京之時也不會是納蘭右慈乘坐馬車而燕敕王擔當起護駕騎士
猜你喜欢
换一换